首页 > 新闻 > 正文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2020-08-11 23:33:15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 宇别署“清韵草堂”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2年起至今,篆刻作品选为国礼馈赠各国访华元首200余枚2008年撰《毛泽东诗词篆刻全集》2014年出版《张宇篆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016年巨幅篆书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7年篆刻作品荣获中国文博会文化创意 金奖2017年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钓鱼台国宾馆藏印》2018年应邀为故宫博物院创作博物院logo2019年应邀为天津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创作《馆印》2020年篆刻作品被海南省博物馆收藏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当我面对这次的采访对象——著名篆刻家张宇先生的时候,他帅气的外表,浑身散发出来的如同幽兰出谷般的简净气息和溪水击岸般的金石味道,令我顿觉清风拂面。
“清韵草堂”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畔,这里亦是他的工作室,巨大的书架占满了墙壁,上面摆放的全是书法篆刻的书籍,茶台处上挂着几幅他的书法和画作,还有一张陈旧的古琴。靠窗的一张明式画案就是他篆刻的工作台,上面散放着他的刻刀和印台。主人年龄和整个环境对比得如此鲜明,我暗自丈量着这种落差,他无疑是厚重的,然而这厚重被无象之象神秘地关闭着,这使我对他的采访充满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话题从他的作品篆刻的取法,到篆刻的创新,从当今篆刻的审美取向到文化的缺失,一层,又一层,在实践基础之上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序而清醒地在我们面前展开,话题不断地沿着主线深入下去,在他不高的清音里,我的笔尖飞舞。这是一场美妙的倾听,守着面前一杯清茶,我沉浸在倾听的喜悦中,沉浸在他厚重的思想里,沉浸在草堂午后安静的时光里。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赵孟頫的和婉淳雅,邓石如的雄厚朴茂,赵之谦的雅正飘逸,吴昌硕的舒和大度,齐白石的生辣刚猛,陈巨来的揖让有礼,瑞气祥和……从历史的远端一路递接过来,千古之下,斑烂荒寒的古玺,青田寿山的风景,他如数家珍,历历道来,如刻刀在印石上行走,方寸间的遗响砉然有声,铿锵作响。能够感受的到他在创作中关心的始终是心与印,即人与艺术的最大默契,他的创作是借助篆刻中刀笔浑融的线条来体现自己的心态。所以他很自然地能超越陈法的约束,成于了悟而不假外求,自得心源,正所谓“佛向性中作,英向身外求”。他是通过本心来领悟艺术的内涵,然后付之于刀传之于笔。他说“法无定法,法为我用”,“下刀时要忘法”,“不管石头喊痛一气呵成”,才能心手相畅神完气足,才能体现自性,达到造化与心灵的凝合。难怪他的作品无论拟秦仿汉抑或效法明清诸家,都能“不即不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不离自性,自成家数。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把艺术比喻成一个在物质中发现生命的过程。他把现代文化观念渗透到儒学情绪与老庄玄禅意念的契合之中,以秦汉印为基础,攀援魏晋六朝官印,汲取明清名家之长。他在寻觅古拙蛮荒意趣,从而在张扬人生命中的原始冲动的同时,也把先秦理性和魏晋风骨作为一种内化力,在情感和理性的交融中,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形体内部喷发出的巨大力感。一个艺术家不断的尝试自己艺术所能达到的极限和高度,找到自己再升华的可能。他认为篆刻艺术的背后,真正重要的还是学养和心灵,拥有敏感的心灵和丰厚的学养,才能别具慧眼、慧根,才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伟大的艺术,赋予冰冷的石头以生命,人借篆刻而扩展,篆刻借人而获得灵魂,就好比古老的点石成金的传说。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篆刻虽是刻的艺术,高明的印者不会忽略刀的情趣。我们不难看到,尽管他的印风形成之初,是直接师承于王福厂、陈巨来二家的面目出现的。然而,在他深入二家之后,并没有被二家强烈的风格成法所局限,而是通过明心见性的修悟,逐步恢复本我自性,通过建立在自性之上的更大范围内向秦汉古印和明清印作中汲取养料充实自己,尤其是对汉官印的平直端庄以及明代汪关篆刻的丰厚浑朴的意味、又大胆舍弃了敲、击、磨、刮造成的支离突兀、刀痕累累的弊端。用刀不似齐白石的恢弘磅礴,也不像吴昌硕的锋芒内敛。他的刀法威而不露,锐而不形于表面,疏密相倚,虚实相生,笔意刀味,妙和无间。他的印弥漫出一种秀逸儒雅的书卷气,如六朝名士的竹下风流。刀的锋芒、刀的情趣、刀的精微都隐藏在散淡自然、潇洒不拘的主旋律下面,若隐若现,看似妙手偶得,实质处处经营,貌似平和却绵里裹铁,是百炼钢化成的绕指柔,而奇逸之气氤氲不散。在作品中突出平和安详、平易端庄、平中寓奇、平直庄重的风格特征。在章法处理上,他决不做过分安排和匠心毕露的刻意巧饰。即便遇上难以安排的文字,也极少强作变化,而是采用随行布字,穿插挪让等手法来加以适当调整,以保持全印气韵的生动、端庄、自然古朴。他的作品能在平实中透出皇家庙堂之天趣。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的“治学”,始终伴随着“深思”,知其然而究其所以然,在实践的同时,致力于理论的探寻。他反对时下很多印人盲目追求拙的表象,他认为巧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篆刻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在相互映衬中发展,而且相互依存,巧拙的运用能使篆刻艺术获得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美感。拙是建立在巧的基础上,没有巧映衬的拙,就是粗糙低劣的,就是无本之木。正是由于张宇这样的多思善悟,他的篆刻才得以别出蹊径,独具风格,才能发思古之幽情,呈现出典雅而疏野的美。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是个地地道道的艺术中人,他不功利,不刻意,干干净净、简简单单,内心保持着可贵的敏感和浪漫,还有几分醉翁的超然。他身上没有“附加值”,身外没有“内容”。他评价自己就是一个简单的印人。我们知道他的简单并非简单,谦和寡言,除篆刻以外他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且不因自己的名声鹊起而有所改变。他常说有喜欢的书法绘画,有自己痴迷的篆刻,有一群能玩到一起的朋友,已再无他求。他对市场没有概念,更不懂得包装自己,看重的只是作品的力量,始终认为一个艺术家只有用作品说话道理。艺术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修为,面对喧嚣的名利场,总能保持着一份平和恬淡、简静自恃的心态,默默维护着一个艺术家高贵的尊严。这是他骨子里的文人气节所致,又是他长久徘徊在秦汉魏晋情结的纠缠所致。厚笃的禀性,谦逊的作风让他雅坐于书斋,任凭知音者的慕名与朝拜。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现在的张宇,依然走在通往抵达的路上,对于篆刻,他说自己还没有达到心目中追求的境界,怎样能准确、酣畅地在方寸之间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性,他还在不断地学习和砥砺中,接受着,选择着,尝试着,摸索着。

在清韵草堂里,静静地听篆刻家谈金石,谈由金石衍生的诸多学问,让我长见识,也让我惬意。想象着张宇先生每天捉刀运腕,刀起刀落间的方寸天地,该是一个怎样的大千世界?我忽然终于明白了,他说他“一直在路上”,其实他无求抵达,行走才是他本身的意义。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张宇丨篆刻方寸见乾坤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