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先生应该是认同我的观点的,因为他在讲述的过程中,始终叮嘱静坐一旁的我的孩子以及同行的我的学生:与人处,要低调;与友行,要付出,莫问回报。先生画风,名及中外。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美术机构及私人藏家不辞辛苦,漂洋过海,抵李新声先生家。先生所有画作精品,被外籍友人一卷而空,从此,李新声先生成为澳大利亚美术界精神的支点,他被聘为澳大利亚美术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浙江福建新疆甘肃陕西江西,先生往返其间,步履丈量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也不断检测到大家对自己画作的喜爱。先生画作,告别了尘世喧嚣,与推土机时代相背,而又不苑囿传统的让视觉疲惫的大山大水;它是泉间溪流,叮咚有声;它是空谷幽兰,清香自远;它是午夜小曲,温润不噪;它是一种渴望,一种孤独,一首静静流淌在每一个人心头的禅诗!
对权力无终极的渴盼,对金钱无底线的追逐,往往带来精神负累,负累中,清幽雅静的一湾,就是灵魂的栖息地。我们渴望一轮明月,照着柳下漫步的身影;我们憧憬一片雪国,聆听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渴念暮色老林下,有伊人相随的情景......先生性格静雅,喜览群书,尤其禅学。每顾禅书店,皆一本本送我。先生以佛学思维入画,亦以禅心示人。与先生行走数日,觉先生胸怀,如其画面之浩荡广袤;其同学有疾,先生倾囊相授;佛门有求,送画作20幅,活佛赠以舍利。赤诚之心,换以爱归,为人处事,皆出于此。
先生擅画,亦书,早年学二王,后米芾,终定于伊秉绶。行书行走爽朗旷达,隶书拙傻可爱甚趣。先生书法,多以赠友传情,少苛金以求。邻居一老太,以一百元之币,购其二手沙发,临行前还索先生一字,先生笑而为之。人生长途,我们枕戈待旦;而先生,微笑静行,若诗,若歌......愿静者爱随。
文章作者:吴金梅,当代著名作家、美术评论家,《北京美术》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