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管强︱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2020-08-18 23:11:28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丁观加 于文江 于景才 王晓辉 王培东 王天胜 王孟奇 王国强 王鸿雁 尹洁 田文虎 龙万和 叶晖 仲中晓 伊贤彬 朱铁川 汪天亮 汪晶德 张少川 张复兴 张培成 李魁正 李延声 杜大恺 吴桐森 邹士华 杨忠义 杨国彪 杨金星 杨爱群 郑向农 郑旭彬 周伟钊 周智慧 林任菁 荀书娟 赵峰 赵群 赵小石 赵根成 赵贵德 赵绪成 赵金忠 界山雪 南海岩 姚思敏 唐思领 徐忠斌 聂干因 董小明 董继宁 高卉民 阎中柱 萧海春 黄少华 韩书力 童仁生 蔡超 鉴克 管强 (按姓氏笔画排序)


管强
参展画家
管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职业画家。1985年师从于志学先生。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周绍华研究生导师工作室。

作品欣赏

在对自然的触摸中找到释放灵魂的媒介
文/周韶华
管强勤奋好学,求道一以贯之,从不松懈。宋人说,“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他不画自己没有感受的对象,也不画没有目击的感觉。他的表现对象就是他的艺术语言媒介,他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他的艺术形式。

园 系列 68x68cm

他的每一幅画都是对他的经历的回味。在他的造型空间构造中,灵透、层叠、明彻,一层递一层,凝聚着某种想像,以图深刻地表达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想找到超自然的巨大力量,以追寻到最真实的震撼心灵的感觉出现,从而转换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形式。其干劲很像“愚公移山”,又好像还能回到自然之中,重新去触摸它的真实,努力于把感觉凝铸为形式。其实,在石涛的画中,也有一种强烈的重返自然的精神,以其艺术形式实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抚摸,在画面上呈现出灵魂的释放,如同幽灵般地飘出,充满了东方了民族文化的神秘色彩。我觉得管强过去的画作画得过实,现在则努力于超脱,深挖民族灵魂的媒介体,追寻自然的生命,因为生命是艺术的最高表现,竭力画出如梦一样的真实痕迹,类似象征主义表现。象征是种特殊的空间,使观众不在意自然本身而得到艺术家的某种启示。近年来他在努力寻找形象思维的新路,下大力去处理构图的新感觉,极力打破“求全”和面面俱到,追求超越性的创造,以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与情感。艺术所需要的永远是追求生命与情感,目标是升华自我。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园 系列 68x68cm

白石观鸟图 138x69cm

百草园 138x69cm

印象西泠 138x69cm

故园春梦 138x69cm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