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参展画家排序: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丁成坤 丁华雷 于航 王颖生 王生义 牛林森 邓顺成 刘二刚 刘宏伟 刘妍宏 刘文清 刘葵 刘永明 邢庆仁 江文湛 任惠中 孙正馨 杜滋龄 杜剑君 陈政明 陈永锵 陈忠南 陈日新 何曦 何炳辉 吴奇峰 李多木 张立柱 张德刚 张积成 张海龙 张淼 赵宁安 赵建成 林容生 周荣生 段兼善 郎军 贺荣敏 禹化兴 袁武 聂鸥 唐允明 唐玉玲 郭石夫 贾广健 徐宁 盖茂森 龚文桢 曹香滨 梁占岩 梁时民 崔晓东 崔子强 谢志高 董书涛 窦申清 樊洲 樊峰
禹化兴
参展画家
禹化兴,(1936-)中国美协会员,中央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名聘任的中国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评委。郑州美协名誉主席,郑州市中国书画家协会荣誉主席,郑州大学名誉教授。
作品涉及国画、油画、水粉、雕塑等多门类,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中两次获全国一等奖、两次获全国二等奖。
1989年起开始潜心画松,1994年起以松作领衔发起《世界和平书画展》世界巡展,24年来每年走进一个国家,先后在中、韩、澳、荷、法、日、马、埃、俄、毛、印、新等国及中国港、台两地举办展览活动。通过传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对各国民众的友好与亲情。
2004年荣获国际奖项“艺坛贡献奖”
2006年省文化厅、河南电视台授予“功勋艺术家”称号
2013年荣获国际奖项“WPA世界和平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6年获“郑州美术终身成就奖”
出版有《禹化兴松寿百图》《禹化兴苍松世界——画松十八法》《当代书画名家系列——禹化兴卷》《商都九君》等作品专集有“苍松画家”、“世界和平老人”之誉。
作品欣赏
苍松已有二亿三千万年的生长历史,曾历经恐龙覆灭而依然固我昂立蓬勃。四千多年前,从大禹王建立夏朝立松树为国树(社稷之树),即成为中华民族历代文人志士推崇的人间正气精神标杆。
———禹化兴
中原八家评禹化兴画松(文摘)
孤峰独秀添新松
王敬贤
水墨画一支笔包打天下,它固守着书画同源的千年笔法,它是渐进式的微调变化,它是一个以年计、数十年计、同题打擂式的艺事,登峰造极或别开生面,方有望成为大师,化兴君坚持了20多年的孤苦攀登,在古今挤满画松者的狭道上,他闯出了自己的画松十八法,取得了自己的话语权,有胆有识,以松树的韧劲,渐入画松无人可匹之佳境。
中国绘画有谢赫的“六法”千年箴言式的保驾引航,才终于没有像西方绘画那样,花样不断翻新,导致自乱阵脚,自拆殿堂,这是中国画和画家之大幸,坚守使它成为世界艺术中的独秀孤峰。“从心所欲,不逾矩”,有规则的自由发挥,彰显出中国画的沉稳飘逸,化兴君之苍松系列多变而又成法入理。
如今他笔下之松,既脱去西画自然写生之表相,又得益于西画写生之实功;既少见前人笔下画松之旧容,又得益于传统笔墨之神功,二者使他培育出属于他的系列新松,他突破了传统对松树认知的有限性,拓展了松树审美无限语境,并且实现了他从西画到中国画的华丽转身。
化兴的苍松世界
吴树华
每当我翻开《禹化兴苍松世界》,我就仿佛看见他那间简朴的画室墙上的“谈话不过十五分钟”的帖子和画案前地板上那个被他踩踏而成的一片大坑,同时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老人的身影,他像钟摆一样,沿着自己的轨迹,不分寒暑来回于家和工作室之间,每当此时我都不由赫然心动,为之唏嘘!
在化兴的画中可以感受到他和传统意念的共鸣,同时也有对传统归属的冲击,他的挣扎和努力,他以苍松为载体,努力去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除了苍松的崇高精神气质:苍劲有力、坚忍不拔、傲风寒、挺福寿之外,他的松开始显示多姿多彩,甚至寓有人性的东西,最终在他的苍松世界中,出现了种族的繁荣景象。
言说的艺术和艺术地言说
丁中一
我们首先是叹服地看到他稍早时所画的速写、素描、油画、国画人物、水彩、水粉的科普创作以及那些令人震撼的雕塑作品。毋庸置疑的是禹先生的这些作品都是根植于西画之上的,禹先生突然开始了他的“回归家园”之旅,这便是他的中国画松。
太多的禹先生的阅历,太多的只有自知的种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压在心头的过往,禹先生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通过“松”的种种神态给以借喻,从而让松来代他言说,表述他的无数的心头郁积,这些也都让他发现只有画松始能令他尽兴地泄泻他的无数内心感慨!一个温文内向者的借题喷发与抗争。一个不屈不挠者大声疾呼与放歌,因而他认为这是他后半生以生命相许的艺术生涯。
勃勃苍松写豪情
马国强
能够名列全国美术大展的评委之中,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发展前景的拓展。而禹化兴面对这一殊荣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跳出名利圈子,放弃其他,专注画松,以松言志,明心见性。
禹化兴画松,其实是画人。以画松表现人格骨气、豪气、清气、逸气;表现古今人才走向成功之根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永立不败的意志力。
禹化兴以生命相许,以千锤百炼、水滴石穿的毅力,练就了画松的硬功夫,画笔的每一个顿挫使转,手的每一个微小抖动,都能与松的自然形态合拍,不刻意、不涩滞,不造作。画中千百笔如同一笔,气韵连绵;笔法、墨法都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出神入化,落纸成型。章法活,线条活,墨色活,画面上的一点一线,一枝一叶仿佛都在清风中摇曳、颤动,蓬勃的瑞气与生命的活力不能不使观者为之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