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2020-08-20 23:14:21

 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黄淳波


指墨系是中国传统绘画之秘技,难以掌控,绝少有画家触及,唐宋元明墨迹不见,唯清代高其佩、高凤翰,近代潘天寿偶一为之,题材以花鸟、人物居多,尺幅也小,偶见潘天寿花鸟巨作。国祥先生指墨继承前人,指、掌并用,巧妙利用纸的纤维和皮质效果,别出新意,使得指墨技艺炉火纯青,画面大气磅礴,气韵生动。
国祥先生尝言,凡临古画,须细阅古人名迹,先看山之气势,次究法格,以用意古雅,笔墨精妙者为上。先生作画,虽摹古人如董源、郭熙、黄公望、石涛等之丘壑梗概,亦必追求其神韵,不可只求形似。诚从古画中多临多记,饮食寝处与之为一,识得各家乃是一鼻孔出气者,而后自己的笔墨与之相通,神韵自然浑化,蹊径自然幽深,林木自然葱郁,亦于此而见。先生指墨山水,苍润宗董源,雄浑宗李、范,体势宗石涛,泼彩宗大千,格局宗潘天寿,皴染宗傅抱石。
余观国祥先生指墨,气韵生动。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而生动处,又非韵之可替,生者生生不已,深达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尽峦嶂波澜之变,亦尽笔内笔外起伏升降之变,盖其设境也,随笔而转,而构思随笔而曲,气韵行于其间。凡物无气不生,山气从石内发出,以晴明时望山,其苍茫润泽之气,腾腾欲动。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山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丘泉石而思游,此思之意外妙也。
余观国祥先生指墨,胸有丘壑,方能奔赴于腕下,勤赏名迹,自能得应于心胸。搜罗焉,鉴赏焉,收藏焉,皆触诸眼前,不论于天化于人造,无不加砥求探索之功,穷其奥妙,极其底蕴,自然神明于法,既不为法所拘,又不至流无所据。指墨神逸,能于无笔墨处,显出情真景真之活泼形影,其山水画作之妙,如真山真水,四时不同,春融洽,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不为板刻之形,则之气之态变活矣。其烟岚之气四时有异: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静穆而如睡,如真在此山中,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国祥之画,胜在境界。晋人王羲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先生之指墨山水,绵延多姿,会稽山水难以与其媲美。夫大雅之作,唯在境界,此先生所尝言也。境界之大,在格局;境界之高,在格调。得境界者得自在,一似闲鸥翔集,又如云水风度。先生诸多画作,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却出以淡然天真,闲雅平和,不着力而力沉,不雕琢而意丰。指、掌积墨映带之际,闲和自在,故如风起秋山,落英匝地,缤纷绚烂之极,却又有着平淡冲和之境界,此正先生之襟怀使然也。指墨运用处,比多了一支毛笔来得痛快,有质感,有温度。
国祥之画,胜在生机。夫画家之心思才力,精神运用,意匠构造,穷天地之所至,显明之所照,纵横千里,经纬万端,上下高低,八方远近,有形有象之物,若隐若现之景,无不一一含蕴胸中,展之腕底。虽高诸天空,远若万里,一入国祥之眼,即可缩之于宣纸,无处不露其生气,起伏变灭,动静生植,奇异万端,画卷呈现有存造化之功。
国祥之画,技法新颍,作品将传统的皴法第一,改变为色彩为主,使中国山水画呈现新的生机。国祥之画,用色大胆,不论何种色彩,在他的指下都十分的沉稳,和谐。国祥先生用色,谨守一个原则,在同一幅上,只以一种颜色为主,其他色泽均服从主色调,不能喧宾夺主。一年四季之山水,其用色都是有讲究的。他的画,不同于传统水墨,也不同于传统青绿山水,色彩丰富且平和。
国祥作品,其思欲沉,其调欲响,其骨欲苍,其味欲隽,而总归于高华秀朗。国祥先生是二十世纪以来继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之后最为重要的山水画家。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张国祥作品欣赏

胸有丘壑,展之腕底——张国祥先生之指墨山水

 

画家张国祥

张国祥,1958年生于北京,师承派画家、鉴赏家,国画大师崔如琢先生指墨传人。
中国指墨书画艺术研究院 院长
中国艺术品鉴赏评估专家委员会(文化部) 鉴赏专家
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文化部) 鉴赏专家
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 鉴赏专家
河北都市频道《品真》栏目 书画鉴赏专家
江西广播电视台china陶瓷频道 书画鉴赏专家
《藏天下》栏目组 书画鉴赏专家
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特约研究员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