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李长庚︱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2020-08-23 00:03:43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马波生 马刚 于成山 王颖生 王延军 王林强 王新伟 刘二刚 刘天宇 刘汝阳 刘德扬 江文湛 朱玉铎 邢庆仁 任惠中 张立柱 张永涛 张跃武 张建岗 何扬 何曦 李大庆 李长庚 杜滋龄 沈剑 陈永锵 陈政明 陆学东 吴奇峰 周玉柱 周荣生 林容生 卓素铭 徐雪涛 赵宁安 赵建成 赵力民 洪明道 胡洋 俞志华 贺荣敏 姚舜熙 贾广健 贾博鸿 袁武 袁锦标 聂鸥 唐元明 唐玉珍 郭石夫 萧宽 盖茂森 龚文桢 曹香滨 梁时民 梁占岩 崔晓东 谢志高 源远


李长庚
参展画家
李长庚 湖南省平江县人,毕业于原《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政协平江县第十届常委、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南昌理工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平江美术报》总编、《平江画院》院长、《怀甫美术馆》馆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岳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平江县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书画报》特聘画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写生中国》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会员。

中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李可染画院》《少林寺》,澳门《莲花卫视》,《湖南卫视》,美国《高乐艺术馆》,《中国徐悲鸿画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文博机构收藏并专题报道。


作品欣赏

《诗情禅境》

纵观李长庚近几年来的山水画作品,可以看到他致力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理想的融合,在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上独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为“禅境山水”的视觉图式。这种图式既有别于传统的隐逸山水,也有别于当代的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构成了李长庚自己的艺术面貌。
我喜欢他的粗笔大写,以心造境。他的作品,以虚求实,以神写形,在有构成意味的笔墨中求自由心境的表现,一种能够和谐自然、和谐山水笔墨的主观式画风。
李长庚在真山水中陶冶自己情操的同时,也在参悟佛教的“禅”中净化自己的心境。真实的山水给予他充足的营养,他是以认真的态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悟和写生的。传统山水珍贵的遗产也给予他以丰厚的、可供借鉴的资源,他反复思考和研究如何借鉴前人的经验,特别是前人的笔墨技巧,以丰富自己艺术的表现力。所有这一切又通过他的禅心去过滤、去净化,反映在他近几年作品中的是一种似真若幻的情景。因为有禅心在,有平常心在,李长庚创造的这些似真若幻的画面,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没有刻意营造的痕迹,这是很可贵的,这也是李长庚画风的鲜明特色。我在和他的对话中,感到他是以绘画作为一种人生的修炼方式,由技进道,在内在的精神层面上感悟内在之光,祈求真正的灵性和解脱。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其心性平静、入清净地,通过修习找到人原本的大智慧。
在李长庚看来,中国古代大师的水墨作品并不把物质的法、技放在最头位,更不为名利自受捆绑,而多是通过画家自身内心的修炼,表现心中纯净无尘、凡波不兴的“人天”境界。此中的人并非肉身欲望指使,而是获得灵性解脱并身置德品兼融的人格实性。李长庚追求的是一种纯正心境和清净的灵性境界,所以李长庚仰慕的画家是中国历史上的禅、道画家,像八大、石涛、青藤、龚贤、金农等,他们的艺术是与他们内心修炼的主境界融为一体的,他们的人格心态决定了其画品不可只以技、法而论。这是欣赏品评李长庚其人其画的要点。
李长庚山水画的特别之处,是它的空寂。虽然云水岚气是动的,但整个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空和寂。好象风雨袭来,浪逐云天,只有空寂。这源自画家的心境。李长庚是位品茗高手,精通茶道。这使他在追求超越世俗宁静的同时,进入身心归一的澄明之境,形成了一种内在张力。历来出色的山水画家,虽风格不一,但总能不同程度把表现自然生命、身心归一的精神追求和高度人格化的笔墨融为一体,而单纯的追求描绘、单纯的追求笔墨和单纯的追求心灵表现对艺术偏离性的执着追求,都难以获得大成功。对于李长庚来说,正是由于他把握好了这三方面的关系,才使其山水在风格和画面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山水语言。
李长庚的山水画是自我灵魂的重塑,也是一种对于工业化进程与现代文明带来的物欲泛滥的逃离,是自由灵魂挣脱压抑不安寻找清静安顿的渴求,是对放下自我与宇宙冥合的智慧的讴歌。这种智慧不是一切归于虚无,而是把旺盛的精力和终极的渴望,纳入空明朗彻的自由境地之中,是静中的极动,是直探生命本原的了悟后的诗情禅境。
作者:《国际艺术新闻网》特约记者.大奔(加拿大)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