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丁观加 丁建中 于文江 马玉岩 孔宪江 王培东 王孟奇 王天胜 王建树 王玉玺 王晓辉 王巨亭 仙福民 任光荣 刘艳会 孙世昌 孙培增 李魁正 李雪梅 李延声 陈棣 陈有德 陈醉 吴桐森 吴山石 杨金星 邱永聚 杜大恺 邵剑 张复兴 张培成 郑永标 宫来祥 周铁铮 林任菁 胡林 赵贵德 赵治平 赵绪成 骆云 南海岩 姚思敏 姚龙顺 姚旭辉 徐国武 高卉民 聂干因 崔景涛 崔泽培 黄少华 黄曙光 萧海春 董继宁 董小明 舒大文 程茗 韩书力 蔡超 潘华 潘慧
程茗
参展画家
程 茗:(原名程明)字一茗 ,1963年生于哈尔滨市。毕业于哈尔滨教育学院美术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研究所中国画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民革中央画院理事;黑龙江省中山画院副院长。大型中国画长卷《中华和谐盛世图》主创画家。中国画院画家。
1999年《兴安人家》参加建国五十周年首届全国山水大展并选入作品集;
2007年作品《太行秋韵系列》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
2007年作品《陇山秋韵》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07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清风雅韵”中青年画家扇面作品展入编作品集;
2014年作品《泰山游记》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泰山之尊”全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并入编作品集;
2015年作品《徽州古韵》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中国画)作品展,并入编作品集。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有部分作品获奖。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中国画》、《画界》、《中国画家》、《国画世界》、《画坛题名录》、《美术市场》、《水墨鉴真》、《水墨前沿》、《鉴宝中国》、《中国观察》、《大中华名人》等杂志,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程明》、《程明写生作品集》、《程明山水画集》、《程明都市水墨作品集》。
作品欣赏
心游大化 疏朗旷远——程明山水画浅论
文/袁立鹤
青年画家程明先生来自塞外龙江,为人爽朗幽默,左笔作画,其人其画都颇具古风,是个颇有才气的画家。他多年来主攻“古意横陈”的山水,潜心研究后有所成,多幅作品在国家和省级美展中获奖。近年来,他在水墨山水写生和“城市水墨系列”领域用功颇勤,其作品体现出他对水墨语言聪颖的悟性和独特的把握能力,其丁亥戊子近作造境更是颇得“心游大化 疏 朗 旷 远”之妙,常常令我刮目相看赞叹不已。遂遵程明增丽贤伉俪嘱,写此小文,欣然如下焉。
程明先生的艺术创作早在多年前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近几年他自哈尔滨来京后,艺术天地大为开拓,尤其是丙戌年他就读于贾又福先生研究生班之后,通过潜心研读临摹大量古代山水画名作,并系统学习了中国画的有关理论,这对于他所选择的艺术道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惊喜地发现,他的山水画作品在原有的“浑厚深邃”的基础上日益增添了“旷远秀逸”的色彩,在潇洒秀逸中显出厚实,灵动中透出严谨,其次强调的是:他的作品体现出“性情驾驭笔墨”的选择,程明艺术风格的嬗变,对于他的艺术创作来说,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石涛言道:“夫画者,从于心也。”石涛以极简之语阐明,绘画所需传达的是画者的心象。
绘画的终极目的,即非画者对自然万物的描摹,亦非画者笔墨技法的表现;绘画是画者之心即画者精神境界的体现,真实感情的抒发,绘画的一切体验与表现过程,皆应归属于画者心灵与情感活动的范畴。
得知与心以心状物,这才是中国画艺术的精神所在,程明先生游京后之作以性情驾驭笔墨,尤重心灵与自然的交融,在“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漫漫之路中,强调山水创作的写生以及笔墨的性情化,其笔法随意畅达,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黄宾虹先生在评论弘仁时说:“歌泣声沉,寄之于画,偶然挥洒,无非写其心史”,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说,画家个人风格的养成,与画家个人的个性、遭际、学养、趣味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风格,我以为也既是影响艺术家创作的种种因素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点时的产物。
程明多年来走南闯北转益多师,然画坛多变也曾遇颇多挫折,但程明一直颇乐观静心以对,终以山水写生及城市水墨写生一途声名鹊起。而艺术作品之感动人,首先受感动的是作者自己。其“真性情”内所包含的气象与精神,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是作品的灵魂,也是感动人的直接因素。而“真性情”的品格高低,决定着作品的品格高低。
古人云:“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程明先生的艺术创作已证此言不虚也。
中国画在绘画语言上是很讲究诗意与画趣的。
这符合中国人那种“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哲学审美观念,像空山鸟语是境界,且听风吟雨亦境界,前者讲一种静中之动,而后者则在动中寻找一种天籁之声。古人讲“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是把绘画创作的神与韵作为重要的精神追求。
应该说程明山水画的神韵就体现在他的境界之中。自元明以来中国的山水画家们由重视客观物象的写实,变为重视主观感受的写意,在一幅幅貌似客观的山水画作之中实际上包含着画家个人情感的冲突和抉择,像元四家、清四僧等,无不如此。程明亦然。
程明的山水画创作,以它南下京城学习为一个转折点。对此他说过,自己是眼界大开。程明的画作颇得贾又福先生真传,但从细节看来还是很有个人见解的,在情调上独具旷远的气息,就像元代王蒙作画好用细密笔调来处理山峦沟壑,绵绵不绝渐渐虚淡。程明的得意之作“城市水墨写生系列”也是此途耳。
程明交友温雅以待,谦谦君子,不像一些画家颇势利。他居于城北,和我一样闹中取静。去其宅第游玩,遂常读他居天通苑后的山水画近作,最直观深切的印象就是其“清逸秀朗,澄净旷远”的艺术风格,一如听黄耀明的粤语歌。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赠与友人把玩的小幅作品,他都着力营造出一种他心目中的山水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山水苍苍芒芒又不失钢劲挺拔,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是“旷远”,或浅淡或浓重的皴擦丰富了画面的明暗和质感,而线条无论长短,都坚劲挺拔、朴健凝重,给整幅画作奠定了一个劲拔的基调,云水的空朦淋漓,或是空灵漂浮,山树萧疏简约,荒寒清冷,或是翁翁郁郁、青翠婀娜,都为整个画面渲染出一种“程家山水”特有的灵动、秀雅的韵味。
丁亥夏日,程明曾赠与我一左笔小画,就颇有“几多闲情在溪山”之妙。可以说,在他的山水画中,人们既可以品读出燕赵山水尤其是太行山水(他曾多次去写生)特有的遒劲、浑厚,还可以感受到塞外山水大气的和苍芒,还达到了笔墨各尽其妙,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艺术尝试和探索。
我欣赏他的画,还因为我在 程明的作品中,可以寻觅到一种很深的“文人情结”,既有古代传统文人情结,又有现代文人情结,他将古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文人的现代情结融合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有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还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来审视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从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好个人艺术的发展方向。
程明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到位。画家要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必须要在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创立一种自己特有的表现样式。程明在“师法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支配下,讲究线之曲折,墨之浓淡以及境之营造。山川流水、林木烟云、曲径庭院等在他的左笔下释放出了特有的灵性与韵味,一点、一线、一墨、一色的恣肆放纵都诠释着他独来京后特有而又不可替代的某种心绪。
北京的山水风物,北京的人文景观,这三年游学使程明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有一种似旧友重逢般的欢欣,他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了更加明晰的理念,对于自己的艺术追求有了更加坚定的方向。
这一切,体现在创作上,就是他迎来了自己艺术生命中的一个丰收期,一批崭新风貌的山水画佳作相继问世和参加展览和拍卖,程明也在北京美术界初步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貌和位置。
时代在变化,生活空间在扩展,对笔墨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画家对大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再认识,其艺术风格和笔墨语言也将发生转换。同样,程明他笔下的茅舍、木桥、云绕山泉也记载了他履迹的延伸和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对于这一点,程明已经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作出了初步的回答和展示。当然,艺术风格和笔墨语言,是艺术家终生都要追求和面对的事情,程明对于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仍然处于一个不断的选择取舍和确定的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他艺术创作中这种“性情驾驭笔墨”的取向是值得的,坚持走下去,他会迎来更大的收获,基于这一点,他必须做的好一点,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