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秦龙︱稽古澄心——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2020-10-20 08:55:36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稽古澄心——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展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主流艺术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些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本次画展将以线上艺术展的方式呈现,参与展览刊登发布的有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新浪艺术、腾讯艺术等近百家主流艺术媒体及门户网站,流量巨大,综合浏览点击量预计将达到上亿次,一次参展,永久在线,影响深远,终身受益。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刘曦林


秦龙
参展画家
秦龙
 
1939年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河北成安
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6年后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美术编审
1980年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6年后任中国美协插图艺委会副主任
1999年退休后在自己的工作室继续“干活儿”
 
主要展出
 
1980年《同代人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2年《全国装帧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7年《中国现代画展》加拿大多伦多。
1988年《秦龙现代重彩画展》美国芝加哥。
1990年《亚洲美学—现代中国绘画展》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
1996年《秦龙现代重彩画展》日本东京。
1998年《秦龙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0年《百年中国画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2年《全国工笔重彩画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同窗十人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3年《平西府艺术家群落绘画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新彩墨画三人展》 山东 潍坊。
《线描艺术展》 北京 中国民族大学美术馆。
200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2006年 《同一个世界》绘画展,创作重彩《乍得湖畔》。
同年开始“探索油画路”的创作《纪念作家邵荃麟诞辰一百周年》创作油画《轻烟清茶—1969年的邵荃麟》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2007年《花甲花季》六人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览馆。
2009年《双行线秦龙个展》 北京酒厂艺术区。
2010年《秦龙纸本设色观摩展》北京德泰画廊。
 
主要发表
 
《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大系》、《百年中国画展作品集》、《20世纪中国美术--博物馆藏画三卷本》、《中国工笔画全集》、《现代中国人物画全集》、《中国装帧年鉴》、《中国设计年鉴》、《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人物卷》。
 
主要出版
 
画册、专集:《秦龙画集》、《插图与随笔》、《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秦龙画集》、《当代名画家—秦龙现代重彩画》;《斗篷集》。
文学书籍插图:《源氏物语》、《红与黑》、《孔子》、《迷茫》、《安徒生童话全集》、《格林童话全集》、《青狐》、《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北欧神话》。
连环画:《希腊神话的故事》、《长城的传说》、《端午节的故事》、《神秘岛》。
电影招贴画:《青春之歌》、《大河奔流》、《野猪林》、《第二次握手》。
 
 
 
作品欣赏
 
《秦龙彩墨文人画》
——为文化张扬
文/聂昌硕
我在写《声光交响》,汇总自己一生的经验,著就自己的理论。在阐述自己的色彩理论时用蓝橙、红绿、黄紫,三对补色系交替交织的构成原理去解析梵高、高庚等大师的作品,用同样的原理也解析了秦龙与胡永凱作品,让读者对照,看看他们的色彩是否可以与世界级大师们比肩。在整理他们的作品时,无意间发现秦龙有一批彩墨文人画,相当精彩。它的图式与传统有很大差别,有“不伦不类”之嫌,视“笔墨”为底线的人可能会嗤之以鼻,但是,文人画看重的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的四大要素,秦龙的作品一项也不缺。
怎么定义秦龙的彩墨文人画呢?有点“四不像”,一个亦中亦西的嫁接新品种。作品中有纯水墨,线描勾勒、墨色洇染;又有纯色彩,水粉、炳稀斑斓辉煌;风格似工笔重彩,却混杂大笔写意,横涂竖抹姿肆放纵;一会儿单色平涂,一会儿多色叠加,单纯与丰富并茂……当下社会发展太快,古建未塌,新楼竖起;旧的未弃,新的已经林立,一个新旧混搭的时代特征在秦龙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他对自己的风格命名为“双行线”。
支撑“双行线”能够并轨同行,自然需要多种修养与多种技能。大量的速写插图创作为他提供了坚实的水墨线描功力;杰出的油画创作为他提供了雄厚的色彩底蕴;自创的绘制工具流程保证了多种效果能够在宣纸上生成,这三项合一本身就是嫁接,就是混搭。
他的绘制工具流程值得特别提倡。秦龙的彩墨文人画先用水墨线描在生宣纸上勾线洇染,洇染充分后将纸裱糊在木板上,生宣成熟宣了,再在熟宣上用水粉炳稀上色,纸性的变化保证了混搭成功。秦龙的实践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艺术创新不能局限于旧材质中,旧材质在提供风格的同时也成为效果的桎梏。创新会触及物质基础,任何艺术效果的重大变化都与工具、材质、绘制程序有关。
秦龙的成功主要不是技巧,而是学识修养。他告诉我:“不画看见的,不照着看见的画,只画心中想象的。”这里揭示了一个“秘密”,写生或写实艺术受对象的约束。回顾人才济济的西欧,四百年的绘画史,图式基本没变,就受累于写实主义。
这个转变将现实主义转交给了摄影,绘画专攻人的主观需求。对于这个转换一些中国画家至今还未醒悟,原因复杂,最重要的是千年培育成的农耕意识,根深蒂固。农耕意识重视技艺,它反映到绘画中饶有趣味。中国没有产生写实绘画,国画应属写意作品。写意的重点应该是表达心境,发掘个性图式。奇怪的是一千多年国画图式基本没变,却一味强调笔墨技巧,甚至将笔墨技巧上升至中国文化精髓的高度,可见农耕意识对技艺的重视程度。
中国一直有排外情结,当西式写实绘画进入中国却不排斥,反而大受欢迎,至今热情不减,甚至对照相现实主义追捧至上,令人啧啧称奇,原因仍是技艺文化在作怪。写实绘画重视技巧,照相现实主义更需要超级匠人精神。工商文明强调人的质疑能力与批判精神,倡导创造,强调个性,由此,现代科技的重大发明创造几乎全部发源于西方。欧美艺术与之同步,强调创新,强调风格,强调与众不同,从不将技巧当做自己的文化精髓。
农耕文化根深叶茂持续两千多年,以集体潜意识的形式传承下来,习惯成自然,很难接受新思想。当下许多乱像根源于不同文化的矛盾冲突,也是一些画家始终未能走出写实“樊篱”的深层原因。秦龙对西欧苏俄的油画相当熟悉;又博览文学、电影名著,酷爱西欧古典音乐,他了解中国画,谈及古今国画名家见解独到,由此他的绘画建筑在广博的文化基石上,不会陷于某个画种、某个流派之中,各种修养在创作时,都会在形象思维中争“席位”,占“地盘”,最终混搭成为秦龙风格。
当下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的知识与格局需要占有大量信息,需要疏通各种信息渠道,否则不可能成为现代人,也无法与现代艺术交流。不填平鸿沟,画家仍会局限于研习技法,而迷茫于未来!
自印象派之后最优秀的画作不是客观所赐,而是心象外化。是画家心理的需求,才会在视觉中寻求互补需求,才会在形色中寻找各种对比以获得应力平衡!秦龙的彩墨文人画是有益的探索,它不同于旧文人画,也不同于西画,“四不像”恰恰给予其立足艺坛的空间,又恰恰有东、西图式的“遗存”,为鉴赏提供了审美适应的基础。
秦龙的彩墨文人画将绽放异彩,越久越芬芳!
聂昌硕 2019年8月10日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