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震:研究范式创新—解构对象 启迪人性
人是名副其实的“对象性存在物”,对象就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现象之中。简单地说,每个人睁眼看到的世界,就是现象世界。就像贝克莱精辟概括的那样:“存在就是被感知。”感知什么呢?当然是感知显现于我们的一切现象。随着现象世界的展开,我们的人生才变得丰富起来。所以,观察我们的人生,就必须去寻找支撑我们赖以存在的那些条件,它们或者直接就是现象,或者是现象背后的东西。不管怎样,它们中的一部分就是将要与我们结成某种关系的对象。
1.视角的重要性
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用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可能完全不同。
(1)视角缺陷
在古代的印度有一则寓言,说的是六个盲人“观察”大象的事情。这六个盲人从未见过大象。有一天,他们碰到了一只大象,便试图通过触觉来了解大象的形状。第一位伸手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侧,他断言说:“大象有如一堵墙。”第二位摸到了长长的象齿,他感觉到光滑和锐利的东西围绕在大象的周围,于是,他纠正道:“不!大象更像一支梭镖”。这时,第三位正好抓住了大象的鼻子,他确信前两位都错了,“象简直就是一条蛇,这是它真正的形状!”听到这里,第四位张开自己的双臂摸了过去,他一下子抱住了大象的一条腿,便大声地叫喊起来:“哟,你们都是真正的瞎子!大象又圆又高有如一棵树,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第五位盲人身材高大,凭着这种个头,他够着了大象的耳朵,于是他认为前几位的看法都是错的,因为他觉的大象的的确确更像一把大扇子。第六位年纪较大,行动有些迟缓,他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找到大象,而且一下子就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忍不住大声喊道:“你们大家都是愚蠢透顶了,大象根本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像墙、梭镖、蛇和树,更不像一把扇子,任何头上长眼的人都能看出大象的的确确像一根绳子。”
显然,任何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都会认为六个盲人的结论是错误的。由于视觉缺陷不能从整体上考察大象,因而便得出了支解大象的结论。盲人所得出的对大象的认知,建立在这样一个焦点上:他与大象的哪个部位建立了联系,他就得出“那个部位”就是大象的结论。盲人的这种认识方法,正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用感觉认识世界时都采取了这一方式。只不过视觉与触觉相比,它能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世界罢了。撇开六个盲人有没有把各自对大象的感觉总和在一起的可能性不谈,就视觉感官所表现出来的优越之处来说,有视觉功能的人比盲人在事物上要把握得全面些,但就视觉正常的人认识世界的能力来讲,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面对的整个世界难道不正是一个“大象”一样的世界吗?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我们会不去重犯上面的盲人所犯的错误吗?恐怕不是!在人类认识史上,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今天人们又发现了新的宇宙中心。这种认识上的进步,不正说明了人类认识世界也会出现片面性这一问题吗?
(2)全面性与片面性
显然,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人类可以不断地纠正他们对宇宙中心的错误认识,但是,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这样的机会则是十分有限的。那六个盲人也许不会再一次遇见大象来纠正他们的错误了!更进一步说,即使他们愿意合作,他们也很难把六个人的片面认识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在这里,尽管象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个体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个体在某个阶段上也表现出社会性的行为特征等等,但当个体走向外界事物的时候,他却总是以单个实体的面目出现的,他的视觉的个体特性总是难以消除的。即使他们愿意合作,这种合作本身也会受到他们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方式的限制。他们不能消除个体的独立的观察视角,也就不能消除个体单独向外展开的特性。正因为人们常常被这些矛盾所困扰,人们才不断地运用各种手段消除来自个体自身的局限性。在观察宇宙方面,人们借助天文望远镜来弥补自己天生视觉功能的不足;在工业生产方面,人们运用劳动工具来超越自己手臂的局限性;在思维方面,人们通过电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来扩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人们愈是想获得全面的视角,就愈是要站在超越个体的立场亦即站在兼顾他人视角的立场上观察对象,或者更全面地,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观察对象,如此才能得出更加符合真理的结论。
2.在现象中求得对象
现象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东西,它杂乱无章,自得其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虽显现于你但与你又毫无关系的现象仍然不是你的对象。所以,要想与现象结为对象,还必须要我们去求得。当我们去求得能支撑我们存在的现象并且与之建立了某种关系(即对我们产生影响)时,这些现象于我们而言即上升为对象。
唐震认为,在一般地意义上,对象世界就是进入个体视域内造就个体的感觉、知觉及意识的世界。如果说个体面对的世界是所有世界,这种说法不无正确;但在其现实性上,个体只能与他的视域内的发生直接关联的世界发生作用。进一步讲,在社会关系领域,人与对象的关系会因为社会关系的左右而发生内容上的改变,比如,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能会演变为财产关系、所有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可能会演变为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等,但从哲学的意义上看,这种改变了的现实关系并不影响我们对对象关系的一般定义。换言之,这些现实关系(从经济学上看是财产关系,从管理学上看是上下级关系,从社会学上看是夫妻关系等等)实质上都可以还原为哲学上的最高关系,即人本身的变化,这些关系由于其对人的决定性和影响力,最终等都会烙印在人身上,集中表现为人的感觉、知觉、意识、意志等主体属性的变化,也就是主体性的变化。
所以,第一,要确证一个人的存在,必须在现象世界中寻找那些与其具有直接关联的对象。第二,世界上所有的凡人所涉猎的对象,最终都会以人的感觉、知觉、意识等主体属性的方式存在。第三,人在对象面前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状态,被动偏于接受,是人的主体属性的内隐;主动诉诸选择,是人的主体属性的外化。第四,在人与对象的交互过程中,人的对象性存在的属性也逐一暴露,人最先选择的也是最缺失的对象。第五,人来源于对象世界,人的主体性也就具有与天地意志等同的属性。因此,就选择的极限而言,人既可以做到柔情似水,引而不发;亦能够尽显英雄本色,气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