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历史长河中擎起“家国情怀”的雕塑人——雕塑艺术家李博宇

2021-12-27 23:47:17

 

        认识红色主题雕塑家李博宇是在建设“徐海东大将纪念馆”的前期筹备中相识的。为“徐海东大将纪念馆”创作的作品《长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有幸欣赏李博宇老师的浮雕作品,让人震撼,让人兴奋,让人鼓劲,让人思考,让人宁静,让人呐喊,让人高歌!从作品“抗战”到“抗疫”他作品创作的思考有了一个新的飞跃,这个飞跃就是国家的强盛,就是中华民族的腾飞,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疫情取得胜利的赞誉。
 
 
        在艺术家的心里非常自豪的坚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才会有希望,只有坚持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才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创作中他痴迷的认知,使他的作品更加鲜明的富有雕塑艺术的生命力。李博宇老师的作品从“抗战”到“抗疫”,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个壮举。他是一位红色精品艺术家。在一次机场转机中,他不停的用平板手机拍摄着鲜活个性的人物画面。尽管个别被拍摄者有些不太情怨,他还是微笑着走近对方的视线。走进他的创作工作室,常人很难接受,只有妻子默默的支持着他在雕塑艺术领域不断的前行。
 
 
        在他的周围只有思考,只有图书,只有创作,消除寂寞唯一办法就是对作品的提升,累了的时候就是拿起身边的酒杯喝上几口,实在困了就座在椅子上睡上一小觉,算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作品不称心的时候,就推倒重来,反复修改,家常便饭,直到找到灵感为止,给作品赋予了生命后,他的脸上才会有了创作的喜悦,此时他也会拿起酒杯再次品上一小口红高粱,似乎在庆祝自己又一新作品的诞生,就像他的孩子来到他的眼前,这就是李博宇老师的生活写照。
 
 
        作品《抗战》《铁流凝变》《听党指挥》《抗疫》给人精神、给人信仰、给人力量。他是一位红色基因开拓者。他写到,生命的意义是真实的存在,为他人谋取快乐和幸福才是真正的存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对笔者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红色浮雕艺术没有止境,让历史发光,让党史出彩,让先烈安息,让红色经典呐喊,让更多的浮雕作品燃起爱国激情。在创作“徐海东大将纪念馆”《先锋》作品的过程中,他用了近一年的思考和付出,学习军史,学习党史,从书本中真正了解了红25军北上长征最先到达陕北根据的战略意义,让作品《长征》突显了生命的意义。
 
 
        作品《彭德怀送银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意义,再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再现了红军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再现了无数先烈和前辈,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壮举。与人合作《伟大复兴》作品,再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
 
 
        通过对浮雕作品的欣赏学习,李博宇老师的作品给人生命的内涵,给人爱党、爱国的情怀。通过与他的交谈,发现他的创作思路,源于他的积极勤奋、源于他的品质善良、源于他的学习思考、源于他的艺术视角、源于他的热衷天赋。一是艺术家的饥渴来源于他崇高的理想。他在饥渴中,寻找历史长河的源泉,滋润创作的灵感。
 
        李博宇老师作品就是一部书。读李博宇先生这人,读李博宇先生的大型浮雕作品,无不浓缩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与反思,溢露出他发自肺腑的创作灵感和真情实感。他在浮雕领域不断探索与铸造,他的作品一次又一次打破领域的界线与存规,逐渐形成趋于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使之成为他表现主题的个性手法,从而翔宇于创作维度的自由天空,历练了不怕复制的宽阔胸怀。二是艺术家的呐喊来源于他执著的追求。他在呐喊中,寻找正义爱国的力量,燃烧作品的生命。李博宇老师的作品就是一首歌。他大型浮雕作品的主题,几乎都注入了国家历史事件的经典回顾,都与中国近百年的民族精神题材息息相关。他的作品贯穿了中国革命史和独有的感染力;他的作品具有民族的紧迫感和独有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有着正义感和《松花江上》作品独有的旋律。他的浮雕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求索者的成就,她像史诗般的《义勇军》进行曲,充满震撼,充满激情,充满品质,一鸣号角,一擂战鼓!三是艺术家的领悟来源于他生活的发现。他在领悟中,寻找希望闪光的星火,定位作品的旋律。
 
        李博宇老师的作品就是一本传统教材。作品中,多幅是表现“抗日”题材的,截止去年最新的作品《抗疫长城》,在两个“抗”字中寻求精华,聚焦民族精神,彰显大爱和对家国的情怀。如今再次展开新的浮雕思维创作《走出阴霾的中国》作品,从主题到内容,无不表现出民族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精神,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作品。
 
 
 
        四是艺术家的安静来源于他高尚的情怀。他在安静中,寻找国家成长的轨迹,立足作品的根基。李博宇老师的作品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他是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怀、自觉担当、铁肩道义精神的艺术家,让观众不负众望,只有胸怀民族与国家荣辱,极富使命感才能把爱国情怀镌刻于心,座右当铭;也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会始终怀揣初心,而不被利益所左右。
李博宇老师在他30多年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专心致志,高质量,高艺术,完成了饱含赤子之情的精品力作。笔者为他高品质引人入胜的作品点赞!也为笔者身边的这位有信念、有爱国情怀的艺术家点赞!笔者从军现已退休,从事军史编写长达30余年,对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故事艺术家的作品独有的青睐。当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珍爱生活、艰苦奋斗、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杨永华,四川省乐山市人,1962年5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2011年12月退休。曾师政治部干部科科长、陆军第39集团军军史办主任等职。曾主编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一六师师史》《铸造打赢人才方阵》《记忆链接》《史海涛声》等书籍,参加了新版《雷锋志》《黄克诚传》《黄克诚年谱》《李雪三将军画传》《光辉的足迹》《家事》等书籍的编写工作。先后在《解放军报》《前进报》《军区要讯》、《政工通讯》《政工导刊》《政工学刊》《党史纵横》《军史史林》等媒体平台发表稿件300余篇。曾荣获“沈阳军区要讯工作先进个人”、“沈阳军区优秀干部工作者”、“全军历史资料丛书暨高级将领传编纂工作先进个人”、“沈阳军区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党史军史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专业技术六级,大校军衔。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