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2020-05-13 22:38:36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观复美术院
承办单位:观复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龙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展标题字: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参展画家(按年龄排序):
齐辛民 康卫中 宋玉麟 鞠太运 秦天柱 
满维起 陈光林 张立柱 宋 鸣 徐勇民 
杨俭朴 梁时民 袁 武 曹香滨 邹立颖
罗建泉 唐玉玲 陈 恺 金增友 叶 岚 
张 捷 刘万鸣 师界弘 张迎春 李小军
李天军 曾三凯 何西 王赫赫 孙景隆

前 言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取智慧。对于中国画而言,画家为物象传神,要忠实描写观察对象,穷尽物理,就首先必须“格物”,“格物”之后才能“致知”,这个“知”是物之体貌,也是画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对自然和传统,有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现,它不是为了刻画而刻画,而是讲求传神、富有生趣的表达。通过格物、致知、乃至进一步对生命与自然思考和体悟,从而在创作上达到传统、生活、心源三位一体,才能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有鉴于此,这次展览以“格物致知”为题,意在倡导艺术家在观察现实生活时,要有一种“格物”的意识和精神。在面对自然、客观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态,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把它提炼成绘画语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羁绊,超然于物象与自我形骸之外,达到内心的豁然贯通。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画家简介
李天军,1974年生于山东新泰,1998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师从王小晖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泰山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泰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国画院理事,山东省人物画艺委会常委,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泰山画派研究会副会长,泰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3.10 作品《凝》入选“第二届中国岩彩画大展”,获“优秀奖”
2004.7 作品《希望》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省美展,获“三等奖”
2005.5 作品《富贵竹》、《馨》等四幅入选山东省第十一届美术新人新作展
2005.11 作品《花境》入选“山东省第三届写生展”
2006.6作品《米脂娃娃》入选中国美协“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
2007.10作品《鸡冠花》、《富贵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2007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
2008.7作品《和平大吉》入选中国美协“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展,并被收藏
2008.10作品《秋艳》入选中国美协“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
2009.5作品《凝视》入选中国美协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2009.8作品《来自新农村市场的报告》入选十一届美展山东预选作品展
2010.10作品《留念》入选中国美协“全国现代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
2011.5作品《来自新农村市场的报告》入选中国美协“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
2012.8作品《吉祥月色》入选中国美协“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展,并被收藏
2012.10作品《月韵》入选中国美协全国中国工笔画展,并被收藏
2012.11作品《秋意无尽》入选中国美协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2013.6 作品《艳秋》入选中国美协“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并被收藏
2014.9作品《金髻太平》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
2019.7作品《盛世吉祥》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展,获“创作奖”
绘画作品曾被《美术》、《美术报》、《翰墨南北》、《时代美术》、《艺术状态》等美术专业刊物作专题介绍,作品被山东美术馆、山东艺术学院、辽河美术馆、黔西南州博物馆、鄂尔多斯美术馆以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曾出版《李天军·工笔重彩画》等专著。

用情笔墨之中 放怀笔墨之外

——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商登贵

泰山脚下的画家李天军,可谓名符其实的学院派。他曾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艺术学院,师承著名画家王小晖教授,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泰山学院。在这样一个从学院到学院再到学院的学术范畴的轮回和飞跃中,他广收博采,古今并蓄,将传统中的经典与现代艺术精华融会并进行变通。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有着独特艺术思路和目标追求的画家,他还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深入生活、锐意创新的探索性实践。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祥和 100x73cm 2019年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紫雪阳春 210x180cm 2019年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紫雪阳春 210x180cm 2019年

纵观李天军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绘画,质感强烈,创新性强,艺术疆域宽阔,富含当代元素,具有意趣天成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多彩的审美特质,传达出他对自然、对人生炽热的爱和真诚的赞美之情。他常常通过虚拟却又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直截了当地呈现出其心理层面的写实性,能够让观赏者轻而易举地对作品有一个提纲携领式的把握。可见,这种以笔墨构建的艺术真实,往往比现实更具感染力。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紫雪阳春(局部二)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盛世吉祥 200x180cm 2019年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盛世吉祥(局部)

我们知道,所谓的工笔是相对于“散笔”和“意笔”而言的一个绘画术语。意笔不必拘泥于物态的自然属性,以能够传神达意地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目的,创作时,可以让描绘对象按照画家的审美意图发生相应的体征演变。工笔则不然。工笔画首先应该真实的再现客观存在,这就表明,作品本身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要顺应自然法则。画家如何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寄托于一个逼真的自然物象,使物象转化为个性鲜明的意象,进而上升为具备艺术特征的审美载体,这就对画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鸡冠花 81x65cm 2019年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吉冠花 81x65cm 2018年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金风炫采 65x54cm 2017年

《艳秋》、《鸡冠花》、《金髻太平》等作品,看上去是一些近乎纯粹的自然符号,但其中的物象形态和色彩的构成中,包容了丰富的源自于画家的人文元素。《艳秋》画面中饱和的红色鲜艳欲滴,使命般给人以激情与召唤,也让我们感受到沉甸甸的担当与责任。同时,画家巧妙地利用稀疏、飘逸的绿叶化解了画面中的压抑之感,表现出画家对于弱小生命的关注,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处于花丛中的和平鸽、鹌鹑以及花丛顶端的蜻蜓或者月亮,无疑增添了画面的动感、热闹和花好月圆、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

格物致知//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李天军绘画艺术欣赏

 

▲凤尾鸡冠花 81x65cm 2018年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