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产经》杂志,本文为《中国产经》2020年第11期文章。
余德水
《中国产经》杂志2020年第11期目录
余德水和他的身心灵共修之道
6岁时,余德水无意中进入中华书画文化的广阔天地,从此与传统书画结下不解之缘。书者,抒也。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
如何在书画中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到身心灵共修的场,探索天地人合一的意义,展现国学蓬勃生机的精神,是他一生践行的事情。这是2019年新浪网推出的《重庆奇人》对余德水的一种客观评价。
红韵图
童年小院 开启传统书画启蒙
上世纪60年代,余德水随家人迁到重庆,那时他刚满6岁,居住在一个老式院子。左邻右舍都是一些普通百姓,有些还是“四类”分子,但其中不乏精通书法绘画国学的文化高人。对于年幼的余德水来说,这个童年的院子几乎是一座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化宝库。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成长,余德水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开始与书画结缘。正是从这个老式院子作为起点,余德水开始涉足书法绘画领域,也为他今天的艺术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条件的艰苦,让余德水早早成熟懂事。初中毕业后,余德水以优异的综合素质进入了武汉海军工程学院。短短半年时间便调到学员大队负责军事训练工作。上世纪80年代,余德水从部队转业之后,就开始从事医学与养生、书法与绘画等领域的钻研,这一钻研就是近30余年。
牡丹
母亲患病 坚定书画创作之路
真正对余德水心灵触动并立志钻研国学书法绘画,是一件跟家人相关的往事。1985年,余德水母亲刚届满六十被诊断患上肺癌,医生明确表示,这是肺癌晚期了,不动手术最多活七八个月,动手术可能活一年多时间。一旦动手术母亲将要取下五六根肋骨,会遭受难以承受之痛。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内心煎熬,余德水萌生了陪伴母亲习书法、静心灵来帮助忘掉病痛,或许入定神闲、正念呼吸法能够缓解病痛,从把母亲接回家那天起,除了每天在家熬药外,与母亲相聚一场,相伴一程最好的磁场或许就在眼前。余德水深信,进入国学书画的美妙世界,一颗安静的心会具备无尽的能量......与母亲共同习练书画的下笔挥毫,身心灵共修,渗透着人世间最温暖的爱。
同时他还将从小传承的“九段养生功”教母亲天天练习,让母亲学会“固本生气”的技法。不知是孝心感动了上苍,还是国学精粹开悟了病体,母亲的病情日趋好转,病灶疼痛渐渐消失,时常呼吸困难的症状也没有了,更让人费解的是一年后到医院复查诊断结论为:“病灶消失、活检无异常”。就这样他的母亲又传奇般地度过了二十多年的人生岁月,或许这是一种偶然,但他更想探求偶然中的必然,践行“寿从笔端来”,成了他未来岁月坚定国学书画之路的定海神针。
梅
静能生智 每日深夜的国学创作
《昭德新编》里曾有一句话:“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佛家也有类似的表达:“静能生慧,慧能生智。”作为余德水,曾经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作了一部《磁场》。这部书集中探索了传统国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天地人、身心灵的角度诠释了国学的意义,字里行间凝聚了余德水30多年国学探索之旅的感悟和精华。
余德水调侃说:“长期的书画练习,让自己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经常只睡三四个小时。但肯定不适应别人,因为我的特点适应了这种作息方式。”这是余德水长年养成的习惯,只有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具有创作灵感,才能达到思如泉涌的状态,给自己无尽的启发,对于书画创作来说尤为如此。的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来说,这样的画面往往能够体现“静能生智”的国学境界。每每通过深夜创作,第二天余德水始终精神奕奕。人们所说的“只有专注到孜孜不倦的程度,才能让人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大抵如此吧。
葡萄
书画创作 正心和创新缺一不可
国学中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形神合一,乃成事之始。”对于余德水来说,中国传统书画的创作,不仅仅是体现了具体内容上,更是渗透着自己对国学文化的理解精髓,真正做到形神合一。在新中国建立70周年大庆之际,中央党刊求实杂志社《红旗文摘》选用了余德水的作品《红韵图》作为封底,作品大气磅礴、满山红韵、层林尽染,山山水水注入了国学思想,其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国学的热爱。作品从 “形似”上用红色与墨色的反差来托起满山红韵的艺术内涵,从而加重了对作品的强烈渲染作用。整个作品从‘阴阳’、‘和同’到气势、韵味,从色调的反差中渗透与协调,反映出作者对作品内在生命意义的表达与渴望,以及对中国画的不懈探索!作品以红色为主调,用墨色为背景加以衬托,给人以厚重、美好和无穷的遐想,寓示祖国山河绚丽壮观,红色思想迎风飘扬!
书画者须有正心正念,其作品才有价值;其意为心正则笔正。余德水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需要用诸多国学元素去点染,否则作品就缺乏一个“魂”。也许国学元素和谐自然地运用到书画创作中,就是书画中的一种“魂”。余德水比较注重书法与国画的完美结合,一直希望把中国画融入到书法中,把书法艺术融入到国画里。他认为国画和书法就好比一对亲兄弟,血脉是相连的,只有做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相依得体,张驰有度,寓意共鸣,这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德
书画艺术 渗透养生之术
余德水在国学、书画、养生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学生学员或入室弟子遍布全国达数千余人。余德水除了深厚的国学功底之外,就是九段养生书法功。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画家名列前位。从汉代至清代,这个在人类平均寿命不到50岁的时代,著名书画家们平均寿命约80岁:唐代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和85岁。进入现当代,著名书画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齐白石、黄宾虹、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书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养生功效,就在于中国传统书画文化讲究吐纳生息、神气贯注。王羲之曾说过:“凝神静思,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作画”。在习练书画吐纳生息的天地循环过程中,身、心、灵皆得到了修炼和提升,达到了厚重滋养的国学境界。所谓“五行书画,修身养性”,正是如此。
厚德载物
余德水认为练习书画要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平稳呼吸,意守丹田,将自身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书画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运气养生之道。书法养生的精华在于把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神领笔毫、气运于手,以此带动全身的活动。余德水创建的九段养生书法功十分简便,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制。练习10分钟,90%以上的人必然出汗,练习约20分钟90%以上的人必然全身大汗。很多学员也从中感受到了九段养生书画功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余德水将九段养生技法合理有效地穿插到书画创作中。有动有静,并通过外动而带动内气打通全身经络、提升气血、修复脏腑功能,无不是一件让人们受益的好事。他认为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有书画的宽度和厚度。他一生醉心于书画世界,勤练养身书画,尤好医学,苦修文学,涉猎易学,兼及天文,这些为他的书画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源泉,使得他的书画作品充满了丰富的内涵,让人反复揣摩玩味。人生的阅历有多丰富,他的书画作品的内涵就有多丰满。他当过军人、做过职业医生、担任过党政领导干部,涉足的行业很多,这样丰富的人生阅历,无疑是他的一笔宝贵财富。
画魂
在长达几十年的艺术追求中,余德水一次又次的抛弃粗俗和浅薄,获得高雅和厚重,一次又一次的踏平艺术的沟壑和障碍,获得一次又一次的畅快和享受,一次又一次如痴如醉的沉浸在书画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的扇动他艺术的翅膀在广阔的书画世界里翱翔。在这个文化大繁荣,高手云集,大师辈出的时代,余德水明白,哪些才是书画艺术的高峰和如何飞跃这些高峰。只有能够一次又次的飞跃艺术上一个又一个高峰的人,最终才能进入艺术的化境,成为书画艺术真正的主人。
舍得
余德水在书画的创作中,力求打破传统,重筑属于自己的艺术圣殿。他认为书画与养生合一,可以说气是书画的基石,气流可以让书画活起来,书画可以动,可以说话,可以有喜怒哀乐,可以舞蹈,他的作品以运气为内力,以笔墨为外力,每当手握毛笔时,只见他全身的精气神集聚在笔端,持笔犹如在握一把虎虎生风的笔墨宝剑,笔在他的手上与整个手臂和整个人浑然一体,笔犹如蛟龙出海,风雨雷电齐聚纸上,喜怒哀乐倾泻而出,纸上留下了蛟龙激荡风云的墨迹,霎时之间,一幅又一幅的佳作就这样从他的笔下鱼贯而出,走到了我们观者的眼前。可以说他的作品打破了常规的点画、结构、章法和墨色的一些处理技法,更注重“意在笔先”的构思原则,把握主题突出的提炼,让作品生活气息浓郁、笔墨气韵更加生动,思想渗透,飞渡有序,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回味。
余德水简介
余德水,男,国学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书画家、九段真阳功传人、九段养生书法功创始人、余德水大讲堂创始人、亚洲城市大学(硕博)中国区客座教授、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兼首席客座教授、中管院学术委员会国学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职业书画家、人民书画院重庆分院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副院长兼重庆分院院长、中国美协(台湾)渝台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余德水书院院长、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老年事业基金形象大使。先后被《世纪之星》、《东方文化周刊》等国家级刊物作为封页人物介绍,作品在中国、法国等国家发行邮品及邮票。在2018年被列为中国当代书画百强主题明信片,并由中国邮政发行。
作品《红韵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央党刊求是杂志社主管主办的《红旗文摘》第9期封底正式刊出,并由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转载。
2020年,作品《红韵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
《磁场书画系列作品》被文旅部文化艺术人才数据资料库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余德水先生承担的中管院学术委员会的研究课题:磁场现象、医学心理学、人的第六感应后现象、九段真阳功延寿密码、书画养生学说、一分钟识人术的易学原理、意念学说、暗物质现象学说。
来源:《中国产经》杂志 监审:刘保林 责任编辑:罗依 冯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