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墨香醇厚,满壁字画庄严。穿过侯马市熙熙攘攘的街市,走进一处静谧祥和的书斋,满堂书香文韵一览无遗。放眼望去,陈列在书案上的文房四宝星罗棋布,伴着四散零星的墨痕显得熠熠生辉……这里便是袁随圣平日里临帖练字的地方。
这里既印证了袁随圣在翰墨中雄浑的舞动,也铭记了他对书法造诣无止境的追求。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他用一管柔毫挥洒出雄浑大气的古风韵味,用一锭青墨描绘了一位儒士的多彩人生。
袁随圣,1965年出生于山西翼城县,侯马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第十五届政协委员。现供职于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局。
结缘寄深情
袁随圣自幼喜爱写毛笔字,曾在小学三年级以毛笔写作业上交老师,因墨臭被老师当堂责令不许使用毛笔而成为同学之间的笑谈。
参加工作后,袁随圣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也一直比较关注各种书法活动。他经常会参观书法展览以拓宽自己的眼界,但因工作关系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临摹。“在一次浏览字帖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了金农的书法,当时很多人都说他是用特殊工具写的,我就想看看用毛笔到底能不能写成,从那时起我就一直练习。”直到进入不惑之年,袁随圣偶然接触到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漆书,从此便情痴其中。
金农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像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像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
2008年,袁随圣开始正式临摹学习隶书。他先从《曹全碑》入手,然后陆续学习了《石门颂》《张迁碑》《西峡颂》《金刚经》《石鼓文》《天发神谶碑》《乙瑛碑》。
想要让书法造诣更加精进,悟学理,练技法,二者缺一不可,袁随圣深谙个中道理。“除了每天不停地练习书法,2010年我还在中国书法协会培训中心参加了正书临帖培训。”袁随圣说,为了秉承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多年来他坚持临学篆书和隶书。读帖临帖,孜孜以求,为他打下了深厚的隶书功底。
播种凝希望
在初学隶书的过程中,袁随圣经常会在网上的书法论坛与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进行交流。“曾经有个网友连续两年的时间去关注我的书法,并且总是用软件帮我做对比修改,告诉我什么地方应当注意和改正。”袁随圣说,虽然和那个网友从未谋面,但对方却默默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
只要肯辛勤播种,就会有所收获。袁随圣在研习书法的道路上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但也因此收获了众多荣誉和掌声。“云南有一家茶企在网上关注了我七八年,时间长了,就和我说让我题个字,包括他们的‘山’字商标也是我设计的。”多年来,袁随圣为很多家企业设计的隶书商标都已经颁发了商标注册证书,作品也被多家书画院和单位及书法爱好者广泛收藏。
2009年7月,袁随圣被中国毛泽东诗词书画艺术国际研究院聘任为学会理事。2009年9月首届黄河魂出山书画创作大赛上他的隶书作品获得优胜奖,他被黄河文化书画院聘请为画院院士。2009年10月在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国庆六十周年诗书画印大赛活动上他的作品被评为银奖,个人被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授予”中华优秀艺术家”称号,其作品被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2009年10月11日,他在由中国摄影家艺术制作中心和人民教育书画家协会等四家联合举办的全国“翔宇杯”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上荣获金奖。2009年12月,他的隶书作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板桥杯”全国书画作品大赛参展。2011年7月1日,由侯马市委统战部侯马市政协成功举办了政协委员袁随圣庆党建九十周年个人临帖书法展,展出作品150幅。2017年,荣获黄河魂书画大展金奖,2018年2月10日,荣获我有匠心全国第二届书法大赛铜奖,2018年11月27日2019辛动美术书画春晚创作年会作品展,荣获金奖。
勤勉自芬芳
近年来,袁随圣把对艺术的感知不断融入笔情墨韵中,竭力追寻着书法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方向。
2011年11月,袁随圣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聘为副院长。2012年5月,他被中国神州书画院聘为副院长。其作品被中国神州书画院永久收藏。2013年4月2日,他当选为侯马市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同年当选为侯马市书法协会副主席。
台湾学者谷瑞兆曾给予袁随圣极高的评价说,在长期的临摹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中国书法艺术之精妙,吸纳古今书法之精华,融合出自身领悟。他能这样博学鸿识,勤奋练习,真积力久,才能感悟出自己的书法方向,成就自己独具一格的书体出来。
时至今日,袁随圣的隶书书法已有很深的造诣,他用笔筋骨内含,隐带篆意,飘中有沉,畅中有涩,线条浑穆而富有张力,含蓄而讲究内在的动感。体势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
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在追寻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执着之心和对书法的敬畏之心,是袁随圣对书法艺术的赤子虔诚。(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