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2020-07-08 21:16:07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不能忘却的记忆

---写在《钱塘旧踪》的前面

杨建新

蔡国梁兄的《钱塘旧踪》钢笔画册即将付梓,嘱我写些文字,我毫不迟疑地欣然从命。是的,因为我们曾经是兵团战友,我不能对不起这份情意;是的,因为国梁为我们献上了一道艺术的美餐,我们无法拒绝它的脍炙人口;但是更重要的是,国梁的作品唤醒了我们脑海深处的记忆。当熙熙攘攘的人们每天奔走于大街小巷,当我们这座千年古城快速走向现代都市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会回望昨天甚至前天呢?然而,正是那些过去的记忆,是不应该被忘却的。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打开画册,仿佛岁月逐渐浓缩,时光开始倒流,一幅幅陌生而又似乎熟悉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不是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吗?没想到百年前的西湖是这样的景况;那不是小巷口的馄饨担、马路上的黄包车吗?不知道今天还有几人记得起儿时见过的场景;还有那游走于大街小巷弹棉花、爆米花的老人,嬉笑于里弄坊间拍洋片、打弹子的孩童呢,他们今日又在何处?而那大运河畔的旧码头,涌金门里的老水门,则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深处。在国梁的笔下,杭城的往昔,西湖的旧迹,先人们的市井生活,如同幻灯般的一一显现,不由得把人们的思绪带向我们这座古老城市逝去的岁月。我想,读者们在欣赏这本画册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兴趣知道一些画册背后的故事呢?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其实,我与国梁兄素昧平生,虽然50年前,我们都在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广阔天地里栉风沐雨,战天斗地。认识他是在三年前一次杭州知青书画展上,我被几幅钢笔画作品所吸引,画面上是上世纪30年代西湖的旧景,细腻有致的线条,勾勒出饱含沧桑、至今已面目全非的景象,令人驻足。一打听,方才知道作者叫蔡国梁,当年也在兵团务农,一聊到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战友之情便油然而生,我们之间也就没有了距离。说实在的,我们这代人都是中学辍学而后上山下乡,除少数人后来有机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学习的机会得以深造,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幸运。所以我很惊异于国梁能有如此精湛的绘画造诣,且所长还是钢笔画,这种舶来的画种本来就不普及,要达到相当的水平更是不易。也就在那次见面时,出于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的职业习惯,我建议他用钢笔画这种样式,把老杭州、旧西湖的面貌描绘出来,这既是艺术创作,也是记录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碎片的尝试,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想法,当时也只是一说而已,没想到国梁兄将此事放在心上,并且很快就行动起来。更没想到的是,此事得到了杭州市档案局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于是这件事便得以付之实施。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如今,将近三年时间过去了,国梁兄终于完成了这项并不轻松的使命,拿出了102幅作品,精挑细选,最后编入画册的是87幅。很少有人知晓他为之付出的心血,我算是个知情人,参与并见证了他创作的全过程。先是整体构思,确定创作的大体框架;继而是广为收集素材,到处奔波,寻找老杭州的照片,为的是真实再现历史的瞬间;而后再是反复的比较、筛选,挑出相对中意的照片;最后就是日复一日历经春夏秋冬的伏案创作。期间几度调整思路,不得已放弃已画好的作品,回头再寻找合适的老照片,开始新的创作。其中甘苦,非经过者难以体会。我问国梁,这两年多时间,你是怎么度过的?他说,前后将近1000天,朝思暮想,寝食不安,全部心思都在画画上,平均一天用废掉一支笔,10天完成一幅画。现在,这批他用心血绘就的作品,已全部捐赠给杭州档案馆作为馆藏。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如果我告诉你,国梁是在2014年退休后才开始画钢笔画的,你能相信吗?事实就是如此,那一年,温州电视台要搞个兵团知青专题片,碰巧主事的也是个兵团战友,约他画几张钢笔画作为配图,描绘一下当年兵团的场景,因为黑白的画面比较有历史感,于是他就尝试着画了几幅,没想到颇获好评,之后就再也停不下笔来。5年来,他大多时间都是在画桌上度过的。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岁月转瞬即逝,他的画艺也不负时光,日益精进。其实,知道国梁的人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既不是天赋奇才,也并非老来开窍,他的艺术成就完全得益于他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国梁从小喜爱画画,聪慧好学,正巧他有一位邻居俞德明先生是一位美术教师,国梁便拜他为师,无论素描油画,水粉国画,样样都敢上手,练就了较扎实的童子功夫。正是靠了这手本事,在当了几年农民后,他便被调到兵团工业团(地毯厂)去搞图案设计。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到了80年代,他又以专业第一、文化课第十的名次,考入杭州科技大学工艺美术系深造,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他的艺术创作就此又上了一个台阶。事实上,打小以来,国梁一直都没有放下过画笔,画画对他来说,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早就融入了他的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有他的记忆和情怀,有他的寄托和追求,他为画画而痴迷,也因画画而快乐。艺术都是相通的,因此,当他在花甲之年第一次拿起钢笔作画的时候,没有半点的犹豫和生疏,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2015年,他创作的钢笔画《淞沪大战》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展;2016年,他的大幅钢笔画作品《孙中山在浙江》入选中央民革、中国美协、中央文史馆主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国展”;2017年和2018年,他的钢笔画作品先后在全国钢笔画展上获铜奖和银奖。所以,作为兵团战友,我是很以国梁的成就为荣的。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出过各种各样的优秀人物,无一不是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矢志不移、自强不息的结果,国梁也是其中之一。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和付出,不仅造就了自己,也为一代知青树立了标杆。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亘古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当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浪潮裹挟着、推拥着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随波逐流、或是顺势前行时,从来没有像我们这样的一代人,以不足百年的时光,经历如此巨大的社会变迁。祖先的手工技艺,传统的衣食住行,昔日的城市风貌,世代的乡风民俗,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迅速的离我们而去,有些甚至消失殆尽,再也不会回来。如果我们听之任之,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历史不能忘记,文化必须传承,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相信所有和我一样,生于斯、长于斯的杭城子民们,都会有同样的理念:今天,当我们和这座古老城市一起,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未来的时候,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却走过的路,因为那是我们的记忆所系、情怀所系,在那里面,有我们的精神寄托,有我们的文化标识,甚至有我们这个民族的“出生胎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向国梁兄道一声谢谢,因为从他的笔下,我们又一次回望了走过的足迹,品尝了乡愁的滋味。当然,也要衷心感谢杭州档案局的领导和朋友们,没有他们,我们也许无法看到这本画册的问世。

2019年7月20日于宝石山下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蔡国梁新钢笔画一老杭州系列
热门推荐
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