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于志学 于源春 马亚杰 么顺利 万徐良 孔维克 孔永军 王西京 王本杰 王国梁 王建虎 王建忠 王树立 王烨 王佑学 王家璇 业德骏 江文湛 朱春秧 庄晓雷 毕建勋 吕效书 孙君良 邢昕 安昕昕 张振学 张仁芝 李乃宙 李希勇 李新声 杜应强 吴涛毅 杨力舟 杨国彪 杨占山 罗宁 尚涛 郑力 金鸿钧 苗重安 周志义 周铭 周朝晖 胡明哲 胡永凯 姜宝林 晏本立 钟应举 赵克俭 赵伟乾 赵倩 梁文博 郭石夫 秦天柱 郭文涛 宿万盛 谢冰毅 喻继高 鲁慕迅 詹水秧
宿万盛
参展画家
宿万盛。山东省掖县,笔名夜石,号万盛园。业余习国画,曾师从于哈尔滨艺术学院教授吴镇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冠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世简等先生。现为中国民革党员。曾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研究员,黑龙江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黑龙江北天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文化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黑龙江日报画院名誉院长,哈尔滨市文史馆副秘书长。擅作写意花鸟画,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著作多部。
作品欣赏
——宿万盛写意花鸟画赏析 曹玉林
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当下中国画的生存环境和创作状态是颇为纠结的。一方面在商品经济的催化鼓荡下,画家、画作、画展在数量上急剧增加,规模上空前膨胀,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热烈景象;而另一方面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规模化的批量生产,又使得大量作品趋时媚俗、粗制滥造,降低了中国画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品格,因此,对于当下中国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笔者并非是十分乐观的。然而,凡事皆不可一概而论,若细究之,笔者的这种纠结其实是偏颇的,不必要的,因为事实上,当下画坛浮躁浅薄,追名逐利,视艺术为垫脚石和敲门砖者固然大有人在,然求索进取,沉潜超越,对艺术充满虔诚和敬畏之心者亦不乏其人,这其中,被誉为“东北一帜”的画桃名家宿万盛便是颇有代表性的一位。
与目下众多风云际会名噪一时的重量级画家相比,宿万盛有着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即既一方面曾受过正规的现代美术教育,又另一方面经历过传统中国画师资传授的严格训练。前者,宿万盛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有着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后者,宿万盛自幼师承吴镇东、高冠华、张世简等画坛名家,得其指授亲炙,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基础,练就了出色的笔墨功夫。尤其宿万盛在与社会中不同行业的学者、大师的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以上这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才造就了宿万盛写意花鸟画今天的这种形神兼备、气韵双高的艺术个性和绘画风格。
对于宿万盛的这种形神兼备、气韵双高的艺术个性和绘画风格,笔者试做以下解读和分析。
首先来看形神兼备。众所周知,中国画的造型尤其是写意画的造型,遵循的是不似之似的意象化原则。这种意象化原则一言以蔽之,便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宿万盛受过正规的专业美术教育,曾授受大画家的教导,对于“形”的把握驾轻就熟,准确到位,这一点与当下某些造型能力欠缺,不能笔墨玄奥,唯知草草涂鸦的欺世盗名之徒有着本质的区别(宿万盛工写兼擅,其工笔画也极为出色,且入选全国大展,充分彰显其造型能力);而另一则,宿万盛又有着十分过硬的笔墨功夫,其笔下的作品又不是刻板、僵硬的物象克隆和简单拷贝,而是往往抓住描绘对象最微妙、最精彩、最概括、最传神之特定瞬间,用极其具有张力的书法性笔墨语言使之定格,因此,宿万盛的写意花鸟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意象化原则,令人观之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们知道,宿万盛原是以画桃子与鳜鱼而蜚声画坛的。桃子和鳜鱼寓意吉祥,很多前人都画过,例如吴昌硕、齐白石便都是画桃子的圣手,桃者,吉祥寿考之物也。所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花鸟画中最常见的画材,精于此道者,代不乏人,宿万盛所画的桃子显然有传承前人的成分,但却与前人并不相同,陈传席先生说:“万盛画桃,不学老缶,不学白石,下笔之际如吴道子,风雨快如怀素写字,迅时之间,满壁纵横,今之画家鲜有此能也。
宿万盛画桃,他不取勾描罩染之法,把那蘸红绿两色的笔经水一点,左右两笔成型,一气浑成,桃子画的圆润立体,有了光感,用笔如同书法写点,技法创新,不匠不野,不板不肆,虽千姿百态,无复同者,但每一清新、灵幅皆动、自然,似触手可及,鲜嫩欲滴,其令人心旷神怡的视觉美感和耐人咀嚼寻味的精神体温,体现了中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意象化。是如张世简先生评宿万盛画桃,有“独家之法”。这种“独家之法”便是更重大势,更强调神似和概括,不为前人所囿,“有自家之法”,绝非一般庸手画工所可为者。而宿万盛画桃毎毎能够达到振笔直遂,用笔上简约凝练,于笔墨中见变化,于色彩中见鲜活,形神具备,意态兼夺,令人叹为观止。而宿万盛所画的桃。
更为可贵的是,宿万盛虽然重视学习古人,但相比之下更为重视写生,他经常到甘肃秦安,山东肥城,河北等有桃子的地方去采风,坚持到生活中去吸取真源活水,桃子作品是在研究大师的绘画基础上,在领悟自然体趣,不落旧俗,创意而成,使其形意传神。宿万盛很多作品都是从写生中得来的。通过长期对自然物象认真地观察,宿万盛将这些形态各异的物象一一转换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心象,然后再通过个性化的笔墨落实在纸上,变为一幅幅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作品。因此,宿万盛的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又不是对生活机械照抄,而是对生活的升华和改塑,完全符合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创作原则。
如宿万盛近年来常以柿子、丁香、山里红等作为绘画的题材。柿子、丁香、山里红等,这些都是宿万盛身边之物(丁香是宿万盛家乡哈尔滨的市花)。宿万盛熟悉他们,喜爱他们。皆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见之物,山里红这一题材本身属于花鸟画类,它和别的植物不同之处,在于漫山遍野的生长在山谷中。绘画时若不涉及山水画的因素,将会使画面显得不自然,不真实。宿万盛根据它独特的生长环境,尝试着山水画与花鸟画的一种结合。他笔下题材多变,在绘画用笔上,依然尊崇着中国民族绘画的理念。在似于不似之间。又是生活的写照,按照苏轼的说法,无不是既有的“常理”又有“常形”者。
我们知道,有无“常形”,对于绘画造型的要求是有着根本区别的。有“常形”者,人们熟悉,当与不当,一目了然,容易分辨,无造型能力者,望而生畏,无缘跻身染指;而无“常形”者,因缺乏可资比照、校对的客体化标准,故易为鱼目混珠者窜入期间,此诚如苏氏之所谓“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比苏氏更早的韩非子尝言“画鬼魅易,画犬马难”,亦同此理)。
宿万盛由于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故而画这些有“常形”之物得心应手,对“形”的把握没有任何困难。然而问题是,对于中国画来说,仅仅能够准确造型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画的要求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或换言之,在中国画看来,“形”并非是最重要的(当然也不是不重要),与“形”相比,“神”,或更准确的说,通过外在的“形”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神”才是最重要的。宿万盛深明此理。宿万盛说:“绘画的创作是思想感情的反映,不是自然的翻版,故而‘不可依样画葫芦’”。对照宿万盛的画作,诚如斯言。在最大限度上体现的中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意象化原则。而这也是宿万盛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花鸟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作品的刚柔并济,气韵双高。我们知道,气韵是中国画的第一要义,气韵生动是中国画品评的最高标准。然何为气韵,对此历来没有统一的解释。笔者以为若不偏颇,中国画品藻中的所谓“气韵”者,乃指的是画面上的气息和韵致,或更准确的说,是指的一种贯穿于画面形象中的内在气质和生命节律。
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气”和“韵”虽然同样指的是精神,但却各有一义,即所谓“气”者,指的是力和势;所谓“韵”者,指的是情和味。或换一种说法,“气”为阳刚之美,“韵”为阴柔之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阳刚和阴柔是一对相克相生,不离不弃的对应关系,不论是有刚无柔,还是有柔无刚,皆为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取,故而虽然从理论上说,“气”和“韵”在美学取向上是相悖的,但在实际的欣赏效果上却是互补的,不论是一味的“刚”,还是一味的“柔”,都很难给人以充分的审美愉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对于“气韵双高”的企盼,历来是画家们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而宿万盛的画作也恰恰正是在这一方面,表现出其令人击节的卓荦之处。
我们看宿万盛的作品,山石,蔬果,鱼介,草虫,几乎每一幅都既气盛神旺,又韵味十足,可谓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外在风神劲爽,恣肆饱满,内在从容舒展,节制敛束,具有一种阴阳互补的画面效果和刚柔并济的视觉张力,既悦目又耐读,笔墨表现和画面形象之间形成了一种高度的契合。
这种契合极其微妙,极其传神,既有美感,又有动感,笔情墨趣,天机勃露,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不但与那些“气韵不周,空陈形似”者拉开了距离,而且与那些或一味柔靡,或力大伤韵的极端偏至者划清了界线。在当下画坛无以数计的写意画家中,能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成功地做到这一点者凤毛麟角,而宿万盛则为这凤毛麟角中十分突出的一位。
总之,综上所述,作为一位以写意花鸟作为主攻方向的优秀画家,宿万盛现已逐渐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气韵双高的个性特点和绘画风格,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觑的实绩。
名美术评论家、曹玉林